【如何利用教育連接粵港澳大灣區】
今年財政預算案中提及大灣區是香港參與國家經濟內循環的最佳切入點。無論是金融服務的互聯互通,科技創新的協同合作,以至市民在大灣區內的生活便利及安居置業,都需要制度和政策上的不斷創新,務求令資金、人員和生產要素的雙向流動更為暢通。政府亦透過不同計劃,協助港商及青年人把握大灣區發展的機遇。
我認為要年青人把握好大灣區機遇一定要做好預備教育。早前很高興邀請到勵志教育青年基金創辦人兼主席李子楓先生到來分享對青年人教育的看法,李先生一直提倡「現實教育」,希望收窄青年人學術背景與現實社會的距離,增強無縫對接職場及現實社會的綜合競爭力,以及有助向上流動的思維及價值觀。
透過與子楓的交流了解關於香港年青人如何融入大灣區甚至在內地不同城市的發展,期望青年人能夠跳出固有框架,為其發展打好基礎、能更上一層樓。